绝缘子防污闪措施在电力系统应用。电网污闪事故频率上升,一旦造成事故,后果很严重,引起电网震荡,所以说采取防污闪措施是非常必要的。
绝缘子在长期的运行中,大气中尘埃微粒沉积到其表面形成污秽层,在干燥气候时,污秽层电阻很大,绝缘的性能不会降低,但在雾、露、小雨、雪等气象条件下,防污闪涂料污秽层中的电解质湿润后,使表面电导率增加,绝缘性能下降,而其中的灰分等保持水分,促进污秽层进一步受潮,从而溶解更多的电解质,造成绝缘子湿润表面的闪络放电,简称污闪。
绝缘子污闪放电的显著特点是闪络电压低,可能低到10kV及以下。标准绝缘子在干燥清洁状态下每片的闪络电压平均为75kV,在潮湿状态下也有45kV,污秽绝缘子的沿面放电过程与清洁表面完全不同,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空气间隙的击穿现象,RTV而是一种与电、热、化学因素有关的污秽表面气体电离、表面层发热和烘干,以及局部电弧发生、发展的热动力平衡过程。宏观上可将污闪放电过程分为四个阶段,即绝缘子表面的积污、污秽层的湿润、形成干带、局部放电的产生和发展并导致沿面闪络。因此污闪的三要素是,绝缘子表面积污、PRTV污秽层湿润和电压作用。